湖州日报讯 走基层是获得信息最接地气的方式,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,而在德清旅游业中,有这么一位以下基层,发掘和组织农村旅游团为主要经营战略的旅游管理人,他就是此次的采访对象——德清同城假日旅行社总经理沈海飞。
教师,一份崇高的职业,也越来越成为现在大部分求职者心中的“香饽饽”,而这一份受喜爱的工作,却有人选择舍弃,重新学习,挑战新领域。沈海飞就是其中一员,他, 1996年大学毕业,在当了一年的自然地理老师之后,毅然辞掉教师工作,投身于全新的工作岗位——旅游业。 1997年德清的第一家旅行社创立,他就是工作人员之一,对旅游业从陌生到熟悉,从计调、导游一步步走到管理层,十年时间精透各领域的工作要求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也正是这些经验给予了他在旅游战略上的创新和独特。
2008年6月,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,属于自己的旅行社正式成立,作为创办人的他,在原有的旅游经验基础之上,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之路,他充分发挥自身周边的资源,抛弃走高端路线,走进生长地新市镇,将广大的农村朋友纳入自己的旅游战略计划中,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村旅游团。在采访中,他告诉记者,将旅游推广到农村,这一条特色的旅游路子并不好走,期间常常需要挥荆斩棘。“不断下乡才能保持和农村朋友的联系,不常走动,他们就会淡忘你。”沈海飞告诉记者,隔三差五就要去农村一趟,一待就要大半天,因为农民常常会出去干农活,一时半会儿可能就联系不上,而且一走就要几十家,一圈下来就忙到很晚,可就在不断地下乡,不断地走动中,不仅给农民带去了新鲜的旅游线路和优惠服务,也让他获得了一批批老顾客。虽然有所收获,但是总会有一些沟通障碍以及农民的不信任,因此,他就想出了一招,物色一些在村子里比较吃得开的、交际比较广的村民,说服他们当他和村民之间的“通讯员”,让他们去给村民们传递旅游信息,组织村民旅游团。俗话说得好,“强龙压不过地头蛇”,而他正是应用了这一点,通过“通讯员”这一沟通桥梁,能及时地将新的旅游景点、路线传递到农民手中,也将农民的需求反馈到了他的手中,做到了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分享。
正是这样的模式,让他在创立第一年就接到了130多人的农村老年人旅游团。他告诉记者,当时是3个“乡头”帮他到一家一家农户去宣传旅游信息,组织了普陀山五天游的130多人旅游团,当时对于刚创立公司的他而言,已经是一个大团,考虑到这批村民是老年团,所以将130多人分成了两批,而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,他和两位员工一起陪同村民,亲自担当导游为村民们一路讲解。他将“用心接待,用心服务”的宗旨做到了实处。更耐人可贵的是,他在将旅游信息带去农村的同时,也将安全意识一并带给了村民。“村民们可能对旅游保险这一观念还比较薄弱,那就要我们来为他们多想一点。”沈海飞告诉记者,现在对老年团基本上是将旅游保险免费赠送的,宁愿花小钱来确保游客的安全。
他不仅要求在服务上做到尽善尽美,还在管理上大胆让员工去尝试,现在已经在新市和善琏都设立了营业部,公司也在2009年至2012年获得旅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,2012年成功通过浙江省三星级品质旅行社的评定。而他也将继续拓宽自己的基层旅游战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