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2014年,安吉旅游实现年接待游客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15.4%、24.7%的增长。在这数字的背后,是县域休闲经济转型的稳健步伐。那么,在过去一年里,安吉旅游在转型升级上有哪些可喜的成绩?日前,笔者走访县旅委等相关部门和旅企,从休闲产业结构、立体营销等方面逐一梳理。
■文/陈玉兰 实习生 陆冰 制图/刘敏
被誉为“朝阳产业”的旅游业,不仅仅只是“在路上”,更重要的是和风景“在一起”。
2014年,我县休闲旅游迎来丰收年,一批“明星”项目建成运营,极大丰富了产品业态;产业融合速度加快,文化、农林、工业等与休闲经济融合成效明显;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,“吃住行游购娱”旅游六要素品位提升。
“总的来说,是休闲产业的结构优化步伐明显加快,有效带动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,为县域大景区建设锦上添花。”县旅委主任张孟蛟表示。
项目集聚,形成多业态
对休闲产业来说,唯有项目上的厚积薄发才能带来业态多元化。
去安吉看凯蒂猫。自2014年11月28日凯蒂猫家园项目落成以来,这便成了游客时常挂嘴边的一句话。2015年元旦开园期间,景区三天接待游客1.72万人次,挤下了往年冬季旅游始终排名首位的江南天池,活力彰显。
“这是安吉首个人文主题乐园,凯蒂猫家园有六大区域、五大剧场,属于典型的体验项目。”县旅委总规划师王正南说,预计正式开园后一年的游客量达200—300万人次,意味着该项目能提高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次15个百分点。
不仅是凯蒂猫家园,经过多年建设,我县在去年迎来休闲旅游项目开花结果的丰收年。竹博园东扩、君澜度假酒店、帐篷客酒店、山水灵峰休闲农业园等一批项目纷纷建成投运。
在王正南看来,安吉旅游以前主要凭自然风光、生态口碑赢得客源,参与性、体验型项目是短板,如今随着一个个项目投运,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表面数字上的游客增量和客源结构变化,而是意味着全县休闲旅游业态的多元化、品位的升级和效益的提高。
如在餐饮住宿配套上,鼎尚驿、香溢度假村二期每周接待游客成百上千,君澜度假酒店291间客房中,目前有244间达到入住标准,自驾游散客收入占到客房总收入的33%。此外,还有帐篷客等一批乡村精品度假项目集休闲观光、餐饮住宿于一体,酒店业接待能力大幅提升。
产业融合,丰富产品内涵
越来越多的资本青睐旅游这个朝阳产业,越来越多行业试图融入其中,产业融合成为2014年安吉休闲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词。
圣氏生物把车间变景点,倾力打造“圣氏167养生园”。自去年10月份营业以来,短短3个多月时间,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。企业负责人胡林福认为,打造“圣氏167养生园”并融入县域旅游大格局,除了带来直接经济效益,更重要的是品牌影响力的推广和锻造。
就像打开了一扇窗,去年以来,竹印象、祖名、永裕等工业制造企业都“粘”上了工业旅游。“车间变景点,用三产旅游反哺二产制造,同时作为区域休闲经济的重要特色,这是趋势和方向。”张孟蛟认为。
最难与休闲经济融合的工业尚且如此,更何况与休闲经济契合度、关联度极高的农业、林业、文化、体育。
去年,章村圆中园农业精品园启动第一届采摘节,园区每天接待近500人次;集采摘、休闲、娱乐于一体的山水灵峰休闲农业园开门迎客,园区景区化、农旅一体化正愈演愈烈。
章村“骑乐无穷”、“骑行灵峰”引来了大批长三角自行车运动爱好者,足见体育运动与休闲旅游融合正在加快,体育休闲正在为乡村旅游集聚人气。
县旅委副主任朱毅认为,安吉旅游正迎来转型升级关键期和加速期,乡村旅游影响力日益扩大,关联产业可以紧密配合,做好结合、融合文章,发挥旅游支柱产业的带动性作用。
打造产业链,促“日月同辉”
“白天热热闹闹,晚上冷冷清清”。有不少游客、旅游界人士这样形容我县旅游产业两个极端。如何推动“月光经济”发展,促成旅游经济“日月同辉”的均衡?
“旅游产业涵盖‘吃住行游购娱’六大要素,效益的最大化来源于这六大要素的精品化提升,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,这就是旅游收入新增长的原动力。”县旅委相关负责人认为,“日月同辉”要求我们进一步拉长旅游消费产业链。
2014年,我县通过打造经典1958特色街区、建设“大年初一”风情小镇及九州昌硕广场等项目,在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上向前迈出坚实一步。
“大年初一”相关负责人史涛涛表示,将会打造特色酒吧一条街,可以填补安吉旅游缺乏夜间业态的空白;在娱乐消费方面,经典1958商业街开市,实现递铺港在“月光经济”中率先发力;九州昌硕广场等大型超市增设地方土特产、竹工艺品专业市场,引导游客参观购物。
“这些项目投运后,将替代唱歌、夜宵等传统的夜间消费形式,可以与西塘酒吧一条街、秦淮河水上游等媲美。”张孟蛟认为。
来源:安吉新闻网www.ajnews.cn